吴睿鸫
9月初,央广中国之声报道过江苏等地强迫大量大中专院校学生前往富士康实习,富士康也就此作过回应称:旗下工厂的实习生可以随时结束实习并离开工厂。但时隔不到一个月,中央台新闻热线又接到多位来自山东烟台的大学生打来的电话反映,也是从今年9月起,烟台市多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被学校安排进当地的富士康(烟台)科技园实习,其中部分学生还不满16周岁(10月15日中国广播网)。
真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一个全球最大的代工企业,竟然不惧怕媒体曝光接连聘用实习生,竟然还有不满16周岁的童工。这意味着,资本巨头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不但没有做到让公民共享发展成果,而且在这些利润中,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牺牲实习生的利益换取的。
企业之所以愿意将在校学生当作“正式”员工来使唤,看重的是廉价劳动力,既不用交“五险一金”,也不用给加班费,甚至无偿使用。其实,企业大量聘用实习生并非只存在于富士康,它不过是全国企业用工现状的一个缩影。
最近,国内主要的人力资源网站前程无忧对大学生实习安全进行了一项专门调查,结果显示:九成实习生遭遇过权益受损;46%的学生自述实习期有上当的经历或感受;27%的学生实习没有签订实习协议。无故辞退、被迫加班和克扣工资,列大学生实习中权益受损现象前三位。显然,实习生已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对象,正在演变成职场的“小白鼠”,任人宰割。
究其根源,一方面,一些企业公然对抗法律。按照现行劳动法规定,实习生不属于真正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倘若企业大量使用实习生,并且将实习生作为正式劳动力使用,不仅违反了劳动法律规范,而且与变相使用“黑工人”没有两样。尽管有些企业和实习生签订了相关协议,但类似的这些协议,大都有意规避劳动法律的规定,尤其当实习生在工作期间发生工伤、职业病等意外时,往往求助无门,得不到任何赔偿。
另一方面,法律存在漏洞以及监管部门“不作为”。就目前而言,除广东省法规规定实习生不得超过企业正式人员20%的上限外,全国并没有统一的实习生占企业总人数上限的法律规定,这在无形中也纵容了企业的违法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劳动监督部门对一些企业将固定性岗位转变为劳务派遣岗位,采取劳动力外包,规避企业责任;以企业内部规章的名义,出台所谓的“内部厂规”,稀释劳动法规规定等行为,视若无睹,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
此外,教育与中介部门的“见钱眼开”,联手打造利益输送链条。尽管教育部明确规定:不得通过中介机构代理组织、安排和管理实习工作。可在一些地方,劳务中介已经成为部分学校和企业之间输送实习生的桥梁,他们也从实习生身上分得一杯羹。比如,实习期间,学校会向学生收取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路费、培训费、介绍费,这笔费用由学校和劳务中介分成。
我觉得,要想扭转企业大批量聘用实习生的态势,除监管部门加大执法力度外,劳动合同法应明确实习生占企业总人数的上限比例。譬如,规定不能超过正式人员的15%作为不能突破的法律红线,否则将受到严厉处罚。与此同时,还要对一些教育和中介部门的“分赃”行为进行彻查。
为您推荐更多相关文章
- 辽宁:中介组织泄个人隐私最高将面临5万元罚款 2015-03-19
- 辽宁出国内首部中介管理法 泄露隐私最高罚5万 2015-03-19
- 暑假黑中介假借招工变相搭售 每年只开张三个月 2015-03-19
- 上海嘉年华拖欠百余员工薪水 中介承诺多未兑现 2015-03-15
- 各地火车站劳务黑中介成为黑砖窑非法用工源头 2015-03-15
- 省城劳务市场:今年有哪些新变化?(图) 2015-03-15
- 节后津城劳务市场扫描(图) 2015-03-14
- “劳务派遣”黑过黑中介(图) 2015-03-14
- 节后求职现高峰深圳警方启动打击黑中介及劳务诈 2015-03-14
- 求职者捅死“黑中介”,悲剧何以发生? 2015-03-13
新闻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