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郑州2月8日电(记者曲昌荣)2月8日上午9点多,最后一批工人从“包工头”手里拿到工钱,踏上了从郑州返川过年的回家路。在政府关注下,一场引发社会关注的农民工堵路讨薪事件暂时平息。
2月1日,郑州市针对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举行“冬日暖阳——讨薪进行时”大型援助农民工公益活动,当天却上演了多场农民工讨薪事件。最严重的一起,有上百农民工堵路讨薪,致郑州北环大动脉“肠梗塞”,车辆排起长龙。
当天8时30分许,郑州市北环,从徐砦路开始,由西向东,车辆排起数百米长龙。在北环与花园路交叉口,上百农民工跨过护栏,拥到北环路上,扯起白色条幅,将车辆堵得水泄不通。一名何姓女子自称是农民工所在的河南省宏达建筑劳务公司(以下简称“宏达劳务”)会计。她说,河南省航天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建筑”)拖欠了宏达劳务300多名四川农民工的工资,经过多次交涉,拖欠方不理不睬。一农民工代表称“知道堵路是违法行为,但是迫不得已”。
事件的来龙去脉到底是什么样的?到底谁欠了农民工的工钱?人民网记者进行了详细调查。
建筑公司:完全按合同来,已经给足了75%的工程款
“我们已经完全按合同给了他们钱!”航天建筑总工程师王振拿着劳务协议文本对人民网记者说,公司不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情。
据了解,2007年航天建筑作为乙方,总承包了华泽名郡商住楼及地下车库工程,工程开发商是河南华泽置业有限公司。同年11月27日,航天建筑又将该项目劳务分包给宏达劳务。
双方签署的劳务协议书约定,航天建筑为宏达劳务提供相关设备、建筑材料及质量安全管理,宏达劳务负责组织工人建设。航天建筑以建筑面积每平方米285元付给宏达公司承包费。具体的付款方式双方约定,一层结顶时,付已完工程量75%的款项,以后按总承包节点,每完工5层,航天公司按已完工程75%付一次款,“其余部分竣工验收一月后支付。”
航天建筑称,目前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组织住宅部分的竣工验收,公司已按约定向宏达劳务支付了工程款项的75%,共计1039万元,并未拖欠宏达劳务的劳务工程款。
“包工头”:合同不清,应给我们剩下25%的完工款
对航天建筑所提供的双方协议,宏达劳务的法人代表吴全林并没有异议,但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岔子”,叫这位自称“包工头”的四川老板十分难受。双方最初约定的工期是450天,却干了整整两年。
尽管航天建筑认为业主、总承包方及劳务公司都有责任。但“包工头”吴全林认为:“是航天建筑资金链出了问题,不是这个原料供不上,就是那个设备买不来,整个劳务干下来,用了700多天时间。”
“包工头”还有难言之隐,他所承包的主体工程去年12月30日已经完工,因为其他工程还没验收,航天建筑不能付给剩余的25%工程款,但农民工在工地干一天要拿一天的钱。
“包工头”说,按照“建筑业通行惯例”,农民工工资一年发四次,目前农民工拿到手的工资从50—90%不等,宏达劳务还欠农民工工资270多万元。
“包工头”找航天建筑说理,航天建筑拿合同跟他较真:上面明明白白写着“竣工验收一月后”给剩余的25%款,现在还没验收,而且还不到“一月后”,钱暂时不能给。
“水、电、消防项目不是我负责的,现在什么都没做完,他能验收吗?他要是拖一年再验收,我的工人还要等上一年?”“包工头”愤愤地说。
春节眼看就要来临,工人找“包工头”要钱。“一急之下”,“包工头”住进了医院,“吃一堑,长一智,以后签合同不能再模糊,一定要注明"所承包项目完工后结清"。”
工人找不到“包工头”,就上演了开始的堵路讨薪一幕,把矛头直指航天建筑。本来的合同纠纷就这样变成了农民工讨薪群体性事件。
政府:还要详细调查,如属恶意讨薪将严肃处理
2月2日,郑州市“清欠办”和郑州市劳动监察大队介入调查此事。
郑州市劳动监察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没有收到过宏达劳务的投诉。郑州市“清欠办”有关负责人介绍,1月29日,宏达劳务工人曾到郑州市“清欠办”反映过问题,但当时劳务合同和工资清单等一系列材料都没带,“清欠办”要求双方2月2日到再来协商解决问题,想不到2月1日工人就堵了路。
2月4日,郑州市建委有关负责同志再次召集双方协商问题。谈判很艰难,从上午10点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最后双方清理出没有异议的后续工程款共计260万。航天建筑领导表示,尽快组织工程验收,从社会稳定大局出发,2月6日前先行支付150万,让农民工回家过年,其余110万元3月4日前结清。
“尽管达成了协议,但事件处理还没结束。”郑州市建委建管处副处长张顺海态度非常严肃,“我们将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继续调查。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上,如果是航天建筑的责任,我们将严肃处理。如果是宏达劳务应给工钱而不给,造成恶意讨薪,我们也绝不姑息。”
张顺海说,目前建筑市场上有一种现象值得警惕:建筑施工单位不惜降低成本,以极低的价格承包工程,一旦进驻施工成为事实,便不断以各种名义甚至农民工制造事端,要求增加承包费用,直至满足要求。
张顺海对人民网记者说,郑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从2005年开始实施“黑名单”制度,每年年初公布一批不诚信企业和不诚信“包工头”,将拖欠农民工工资严重的建筑企业、劳务企业取消资质,直至逐出郑州建筑市场,其中也包括拖欠农民工工钱或鼓动农民工恶意讨薪的“包工头”。目前,已经有30多家开发商、20多家施工单位、10多家劳务企业和20多名“包工头”受到处理。